发布时间:2017-03-20 浏览量:0次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闯出新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为全省未来五年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淮北市将坚定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和我省建设创新型“三个强省”重大部署,大力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推动全要素集聚、全产业融合、全市域协同,整体构建“绿金经济引擎”与“绿金支柱产业”,推进城市由资源消耗型向绿金生态型转型,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利用、乌金城市绿金发展,着力打造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位一体”的绿金样板城市,加快实现淮北转型崛起,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贡献更多淮北力量。
以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引领城市转型发展
时代变迁、产业与科技变革,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发展模式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伴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传统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而积极构建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新模式,探索一条路径明晰、动能强劲的转型崛起新路子势在必行。作为一座煤炭资源型城市,多年来,我市积极寻求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思考医治矿竭城衰的“良药方”、集聚转型升级的“全要素”,为转型发展谋思路、寻出路、闯新路。近几年来,在中央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政策引导和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下,我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煤独大的倚重型产业结构逐步改变,煤炭产业所占份额大幅下降,非煤产业比重明显提高,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进展。2016年,非煤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1.7%,煤炭及相关产业占比下降到不足三分之一。但客观分析,目前我市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内生动力不强的问题仍较明显,尤其受“三期叠加”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我市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经济承受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省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战略部署,这为我市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转型新路提供了战略指引。2016年9月,淮北市委、市政府从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出发,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统筹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借助国家级智库,谋划确立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明确了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中实现淮北转型崛起的奋斗目标。打造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是在深化拓展精致淮北内涵基础上谋划的全域发展战略,是推进我市“发展转轨、产业转型、城市转向、动力转换”的总集成,同时,也是展现城市高端形象的靓丽名片。
科学把握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深刻内涵
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缘起于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金理论”,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高碳”。从世界科技发展的历程来看,如果说20世纪是硅科技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碳科技的世纪。中国碳谷·绿金淮北之“碳”,是以煤炭中的“碳”成分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紧盯科技、时代和产业前沿,着眼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实现以炭升碳;以碳纤维、石墨烯、金刚石等新型碳基材料为发展方向,聚力发展高端碳科技产业。二是“低碳”。以入选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首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低碳绿色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实践低碳产业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相结合、技术集成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发展建设与碳排放权交易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产业体系和低碳生活方式,不断减少二氧化碳与污染物排放,形成生活、生产、生态的有机共生。建设一批低碳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以知识高密集性、经济高增值性、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各类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打造绿色低碳经济的新增长点。三是“绿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的哲理与实践内涵丰富,既显示了党和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设计,也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中国碳谷·绿金淮北之“绿金”,是在坚持生态优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强化“绿能生金、以绿增金”的创新思维,围绕绿色做文章,聚焦绿色谋发展,在绿水青山中创造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而真正成为淮北的金山银山。
全力推进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落地见效
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次重大的变革与创新,必须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园区为载体,以科技为支撑,以绿色生态为保障,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着力在三个方面做好文章:
第一,坚持招商带动与创新驱动“并行联动”。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上海疏解非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等带来的产业转移机遇,大力推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园引制有机结合,积极引进符合转型崛起需要的项目、资本、人才、技术、制度、机制等。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采取PPP模式,加快建设碳科技研究院、碳谷产业新城,实现园区成片开发、产业集群发展、产城加速融合。积极展开对外合作,与德国等欧盟国家共建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加快“调转促”,聚力“全创改”,统筹推进平台、科技、金融和制度创新,着力构建技术和产业、金融和资本、平台和企业、制度和政策等“四大创新体系”。在低碳领域强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应用技术研发、高水平研发平台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加快“双创”基地、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园等平台建设,引进先进技术、集聚创新资源、孵化创新产业,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
第二,坚持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以高新技术为发展新动力,以碳科技产业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方向,在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和产业链改造的同时,实施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推进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加速培育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和未来型产业。坚持走高碳资源低碳利用新路,推动煤炭产业链条不断向纵深延伸,加快发展以混合芳烃加氢、粗苯精制等为重点的新型煤化工,做大做强以量子碳素、石墨烯、碳纤维等碳基材料为代表的碳产业;聚焦陶铝新材料推广应用、市场培育和产业塑造,打造以陶铝新材料为产业链核心的中国陶铝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制药及绿色食品、芳香制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燃淮北经济爆发点。作为一座工业城市,多年来二产占GDP比重较高,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一直是我市产业和城市发展的短板。随着大众消费不断兴起和“四化同步”加快推进,服务业将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要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绿色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互联网”+新业态等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以淮北三山六湖为舞台,将创意知本、金融资本与文化质本进行有机嫁接,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健康养老、商贸流通等生活性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
第三,坚持城市全面发展与突出生态建设“有机统一”。抢抓安徽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和淮北入选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发展机遇,用好国家和省支持我市采煤沉陷区治理释放出的城市发展空间,坚持城乡统筹、组团布局,推动产城一体、融合发展,通过整合优化全域空间资源和功能布局,推进主城区六大组团协同发展,加快城市南部次中心建设,着力形成“一主一次、南北联动”的城市发展架构;积极推进东部新城和高铁新区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小镇,持续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构建多点支撑的城镇发展格局。推动城市由“依山建城”向“环湖时代”跨越,突出“徽风汉韵”,让城市显山、露水、见林,不断彰显“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精美城市风貌。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与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海绵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扎实推进相山、南山、塔山、龙脊山绿色生态经济带建设,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森林绿色生态屏障,提高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切实发挥淮水北调配水工程作用,加快建设河湖贯通工程,构建城市中心湖泊群,实施老濉河、浍河、龙岱河等河流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修复华家湖、朔西湖等城市生态水系,提升水域有机碳储量,增加湿地碳汇。深入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